地方剧种,如何通过艺术节庆激活创新密码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3-12-21   
  陈建忠
  地方剧种,尤其是地方小剧种,如何利用全国和地方性艺术“大节”,激活创新密码,激发创造活力,在更大的平台“被看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戏曲观众群的迭代,都让一些地方戏的市场越来越小、活性越来越低、创造性越来越弱。许多地方戏之所以还在不断创作作品、排演新戏,跟各种艺术节、戏剧节关系密切。形式多样的专业节庆、专业赛事让基层院团崭露头角,让地方剧种被人知晓。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这一现象就很明显。
  从11月14日启幕,一直持续到12月底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可以说是全国省级艺术节中规模较大、板块较多、品类较多、作品较多的一届艺术节。三年一届的广东省艺术节自1984年创立以来,一批批口碑和市场俱佳之作和一批批才华卓著的岭南舞台创作人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对于基层院团、地方剧种来说,艺术节更是调动地方积极性、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展现剧种创作活力的重要平台。从入选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终评的40台剧目来看,其中既包括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等省内重点剧种,又有客家山歌剧、西秦戏、花朝戏等地方稀有剧种。其中,西秦戏入选作品为一出现代戏,这也是这个从明代西北西秦腔传入粤东、于清初形成的闽南语系稀有剧种,在当地第一次创排现代戏。基层院团、地方政府以艺术节为创作节点,组织创作力量,挖掘本地文化,调集本地资源,以最佳状态在省艺术节上绽放光彩。这其中不乏令人瞩目者。以梅州市来说,该市有市、县两家山歌剧团和一个县级木偶剧团,广东省汉剧院也坐落在此。上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中,梅州大放异彩,以4台大戏进入终评、两部山歌剧作品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为人称道。在笔者看来,“梅州现象”不仅源于本土戏曲工作者对当地戏曲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离不开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艺术的重视、对专业创作者的信任和支持。早在2012年院团改革时,梅州就下决心、花力气把山歌剧团、汉剧院保护起来。本届省艺术节上,梅州有5台大戏进入终评,在数量上为全省地市级之最,这与当年留住队伍、涵养土壤有莫大关系。
  如果说,梅州的创作活跃,是在省艺术节中尝到甜头后的持之以恒、深耕细作,那么,深圳和惠州等地则是补齐短板、踔厉奋发。上一届广东省艺术节,深圳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一部交响套曲,而这一届,深圳及早谋动,推出了“出圈”爆火的舞剧《咏春》。该剧在首演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演出超百场,抒写岭南故事、中国故事的姿态和自信尽在其中。惠州市作为上一届广东省艺术节分会场,却没有作品参评。3年来,惠州憋着一口气,以艺术节为节点,依托惠州歌舞团这个全市唯一的专业艺术团体狠抓艺术创作,先后推出话剧、渔歌音乐剧、舞剧等作品。
  本届艺术节还特别在参评剧目中设立了“小剧场”板块,让更多具有实验性、先锋性,小而精、小而美的作品进入大赛,也让青年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的试验田。6部小剧场作品中,有两部是粤剧。作为广东大戏,粤剧在大舞台上不断守正创新的同时,也在尝试着以小剧场方式进入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视野,而他们,往往是更具购买意向和传播活性的市场群体。
  一段时间内,存在着对专业舞台艺术节的质疑之声,认为很多作品纯为参赛作品、节庆作品,一经参评,拿个奖项,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甚至一定范围内存在,但个人以为,这种观点无法遮蔽艺术节庆对舞台创作尤其是基层院团舞台创作的促生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政府主导的艺术节改革办节方式、改善惠民推广、改进传播方式,尤其是引入市场评价机制。
  (作者系中国文联首批特约评论员,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