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怎样讲好故事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3-08-03   
  本报记者   罗  群
  红色题材是中国舞台艺术作品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许多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血脉、红色基因的力作受到观众认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锡剧《烛光在前》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然而同时,也有部分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未能获得观众的充分肯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部作品唯有打动了观众、为观众所喜爱,其承载的思想内涵、价值理想才能真正走进观众心中,达到启智润心的效果。因而,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如何守正创新、讲好故事,获得观众共鸣,始终是行业关注的课题。
  叙事模式不拘一格
  近年来,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注重在叙事方法、结构模式上探索创新,在以往单一线性叙事或传记体例之外,更侧重以小人物、小视角观照大历史,或以散点式片段有机组合呈现历史脉络,或以诗化眼光表现革命史诗,在舞台美学格调上也因而日益告别“人多势众式”的堆叠铺陈,转而散发出更贴近当代观众、更具审美冲击力的气质。
  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取代对舞台资源的铺张化使用,时常能获得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话剧《香山之夜》探讨国民党政府何以失败、新生的人民政权何以成功这一重大主题,作品充分发挥舞台艺术的假定性,让两位重要政治人物隔空对话,展开思想与理想信念的激烈交锋,在历史沉思与现实观照中带给观众新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体验。
  许多红色题材作品表现过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而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独辟蹊径,采取了“大题小做”的方法,以一位名叫骡子的普通农民的成长蜕变历程展现大历史,讴歌共产党人、中国人的理想信念,这种浸润了个体生命体验的叙述视角很容易与观众共情。
  作品的叙事重心不仅可以是独特的个体,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群体。黄梅戏《槐花谣》围绕红军战士春牛与其恋人槐花的生死恋情,表现他们身后无数父老乡亲的忠诚、奉献与牺牲,平民视角与生活气息让伟大情怀更显真实、动人。
  对于人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事件或创作主题,独具匠心的视角更显重要。说起沂蒙山,观众很容易想到“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等诸多艺术作品表现过的经典情节,而民族歌剧《沂蒙山》却没有围绕这一情节做文章,而是从生活中提炼出全新的故事架构,利用海棠、夏荷、赵团长等重要角色,为观众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以心相交、以情动人
  传统京剧《四郎探母》深受众多戏迷喜爱,其中《见娘》一折催人泪下。见到久别的儿子,得知儿子已经入赘番邦,佘太君唱的是:“夫妻恩爱不恩爱?公主贤才不贤才?”这句询问只论家庭亲情,不说“高台大义”,正是一位母亲在这一情境下的真实反应。相较之下,有些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不够动人,很大原因在于创作者未能正确理解如何体现思想站位,一味拔高而忽略了人之常情,致使作品陷入“假大空”的境地。
  近年来,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愈发注重以心相交、以情动人,从常情常感出发、挖掘主题内容与当代观众的情感契合点,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就拿京剧《母亲》来说,主人公葛健豪作为革命家蔡和森的母亲,身上充满革命豪情,但主创没有让她的革命性掩盖掉母性和人性,对孩子的关爱、对自我生命完满的不懈追求令这个人物非常丰富、立体。正如《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所说,葛健豪是一个波澜壮阔时代中更早具有觉醒意识,并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性光辉的传奇女性,她对母性与人性的认知使这个人物焕发独特光彩。
  红色题材舞台艺术创作绝不能弱化、回避社会一般认知中的常情常理,相反,将个人情愫、家庭亲情与家国大义、革命豪情统合起来表现,会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锡剧《烛光在前》的《掷衣》一折中,陆静华明知儿子在船上却不能点破,“战兢兢不敢细探看”,两人“呼吸相闻咫尺近”却只得背躬叹唱“再相逢,再相逢,不知是哪一春”。儿子走后,陆静华喃喃自语:“不能不尝一点离别的苦,去换那种幸福。”而这句话,正是她投身革命的丈夫张太雷家书中的话。《烛光在前》用精彩的心理戏,紧扣夫妻情、母子情来写革命形势的紧张、革命意志的坚决以及革命者的付出与牺牲,更写出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使观众在感动中深受震撼。
  让形式感参与叙事抒怀
  随着创作实践的深入和戏剧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舞台美术、灯光等不仅是为剧情、演员提供一个合理环境、一个活动空间,更是要深度地参与叙事抒怀,成为舞台艺术的核心部件、重要看点,科技的发展无疑为此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红色题材舞台艺术创作需要充分调动舞台技术手段,让美视美听的形式感充分为主题、故事、人物服务。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堪称近年来红色题材舞台艺术的典范之作。该剧舞美设计师秦立运不满足于仅将弄堂、石库门等富有上海特色的建筑以及报纸、旗袍、裁缝店等内容符号搬上舞台,这样的处理失于粗疏浅薄,而是使用了26块可移动背景板,将舞台隔成“72家房客”,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呈现上海普通民众的生活。该剧导演韩真则把上海的雨搬上舞台,可移动背景板上绘制的场景、物件与多媒体投影的“下雨”相配合,形成雨水冲刷之下的朦胧感,不仅展现了城市的自然气候,也表达出新中国成立前夕笼罩在上海上空的压抑气氛、充满危机和焦虑,而且还能反衬剧中角色在阴霾中传递光明与希望的决心,很好地为剧情和主题服务。
  红色题材往往自带史诗气质,所表现的事件、人物、场景时常纷繁复杂,这就尤其需要舞台技术手段的协助,有力地营造氛围、变换场景,实现叙事的精确、高效、流畅。民族歌剧《红船》舞台切换的场景约50个,导演黄定山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用18块隔板结合高科技手法切割舞台空间,并应用了直径16米和直径7米的两个转台,不仅满足场景转换需求,还使得历史时空百年来的风云变幻以十分流畅、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5.1声道音效的创新性应用,则令作品中的枪声、爆炸声、马车声环绕观众,让观众沉浸在相应情境之中,走进血与火淬炼信仰的年代。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