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艺院团各有妙招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12-23   

  在最近举行的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讲话号召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聚焦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着力完善院团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各地文艺院团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遵循艺术规律,从优化精品创作机制、丰富创作排演形式等方面着手,激发活力与创造力。本版聚焦3家基层国有文艺院团以及一家民营剧团,展示它们的改革历程与成绩经验,以小见大,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文艺院团改革带来更多启发。
  浙江话剧团
  “省地合作、文旅融合”催生佳作
  本报记者  祝  静

话剧《刘伯温·霜台忠魂》剧照

  新形势下,基层文艺院团艺术创作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简称“浙话”)“省地合作”模式值得期待。
  今年7月22日,正值一代传奇人物刘伯温710周年诞辰,由浙话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合作创排的大型历史话剧《刘伯温·霜台忠魂》在温州市首演,收获了满满的赞誉与掌声。这部戏是继2018年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合作话剧《赤子》、2019年与浙江省湖州市合作话剧《青青余村》大获成功之后,浙话又一次开启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省地合作”模式,进行定向艺术创作。
  时间回溯到2010年5月。成立于1949年、被称为浙江省国有文艺院团“老大哥”的浙江话剧团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单位。运行60年的事业单位体制一朝改变,“内忧外患”扑面而来,艰辛而坚定的探索起步。10多年时光,浙话有效益、出精品、育人才,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尤其是近年来,浙话积极探索实施舞台艺术精品“省地合作”模式,以“地方特色题材+省属院团资源”的合作方式,充分挖掘浙江各地创作素材,定向创作艺术佳作,广泛开展革命题材、改革开放题材和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主流宣传演出。
  “由地方提供创作题材和主要配套资金,为艺术创作做好相关保障;浙话充分发挥人才等资源优势,负责整合一流主创团队,提供专业的艺术创作,确保作品的艺术水准。”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余斌介绍“省地合作”模式的优势是“针对各地有素材、缺‘大厨’的情况,浙话因地制宜开展文旅合作,把当地红色题材融入绿水青山,打造文旅融合作品。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2018年,浙话与三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创作反映三门县亭旁起义、建立浙江省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话剧《赤子》,邀请知名编剧陈国峰创作、知名导演宋国锋执导,于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首演,而后相继到三门、椒江等地演出6场,票房收入共计30余万元。该剧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第十三批项目(舞台艺术类)、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2018年扶持项目、2018年度浙江省当代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入选项目。话剧《赤子》获浙江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9年,由浙话与湖州市文广新局、湖州市文化馆联合创作,邀请陈国峰创作、知名导演李伯男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青青余村》,于当年4月26日在杭州首演,票房收入25万元。演出在受到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引发专家热议,是浙话“省地合作,文旅融合”的又一佳作。该剧入选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2018年扶持项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在观看演出后说,《青青余村》用舞台艺术呈现改革开放的成绩,传播正能量,探索出一条“省地合作”的新路子。他号召其他院团向浙话学习,不断活跃、繁荣全省文艺创作。
  而作为浙话“省地合作”模式推出的最新成果,今年7月22日,话剧《刘伯温·霜台忠魂》在温州市东南剧院首演,好评如潮。“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演艺市场产生巨大冲击的当下,浙话不断努力提升创作能力和演出场次来保持活力。”余斌说,“作为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浙话一直在市场中摸索自己的运营模式。剧团重视文旅结合与‘省地合作’,力图发掘和释放浙江各地的文化潜力,可以说‘省地合作’将是我们今后的创作方向。”
  “省地合作”模式催生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同时,也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据介绍,湖州市、三门县等地在浙话的指导下,已将《赤子》《青青余村》等剧中精彩片段复刻,将其打造成日渐成熟的驻场演出,让这些常演常新的剧目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

  西安儿艺
  寻求戏剧对城市旅游的吸引
  本报记者  刘  茜

大型儿童舞台秀《哪吒》剧照

  国内儿童剧演出市场呈现出迅猛活跃的增长态势和刚性需求,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4个儿童剧院之一——西安儿童艺术剧院(简称“西安儿艺”),如何抓住机遇、拓宽市场、扩大观众覆盖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也是院团近年来面临的一个难题。“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产品已遍地开花,陕西儿童剧文旅市场的空白,让瓶颈期的西安儿艺看到了方向。如何深度融合、推陈出新,成为西安儿艺需要攻克的课题。
  近年来,西安儿艺虽然一直活跃在国内外儿童戏剧舞台上,创作出大量中外优秀儿童剧目,却无法突破无剧场、市场经验不足的难题;而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其规模及展示水平当年可跻身国内海洋馆前5位,但面临国内海洋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的挑战,创新就成为曲江海洋馆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双方既能“互补”,又不乏“敢为人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创新意识和战略眼光,便促成了首次“亲密接触”——大型儿童舞台秀《哪吒》历时3年应运而生,开创了西北地区儿童戏剧驻场演出的先河。
  大型儿童舞台秀《哪吒》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哪吒闹海》,自2017年8月搬上舞台,演出5年、745场,累计观众近70万人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口碑和人数蒸蒸日上。甚至有的孩子对剧中人物台词张口就来,只字不差。“这种驻场儿童剧演出全国很少,这让我对西安儿艺刮目相看,放眼全国,西安儿艺都是走在前列的。”时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的尹晓东在观看完《哪吒》演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哪吒》的成功在于西安儿艺在创作上坚持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特质、地域性以及国际化视野三原则,以现代高科技舞台的声光电为主,结合木偶、皮影、杂技、武术、歌舞表演等内容。同时,西安儿艺坚持以在职一线的精兵强将作为主力阵容,不“注水”将就,每场演出不走过场,保证品牌质量。西安儿艺不搞贴牌外包,先后与山西歌舞剧院杂技团和马超武术学校签约,联合共赢。
  大型儿童舞台秀《哪吒》为西安儿艺未来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在今后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企业发展、品牌建设和创新创业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2019年夏天,西安儿艺加快了文旅融合的步伐,又一部儿童剧诞生了。儿童剧《我们是秦俑》集戏剧、文物、旅游为一体,依托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以及陕西省数以万级的文物宝藏为创作元素。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表示,博物馆的文物及遗址都是静态的,而让文物“活”起来,除了展示展陈方面的探索外,舞台剧的演出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这样的驻场演出,对于到馆游客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我们是秦俑》以秦俑、唐三彩仕女俑等在内的11件文物为故事蓝本,将文物卡通化、儿童化,赋予其生命,故事融入文物材质特性、修复过程和文化内涵。剧中包含西安地域特色的历史知识与文物故事,对小观众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自2019年首登舞台,《我们是秦俑》已在北京、成都、青岛、杭州、厦门等地演出近百场。在参加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暨第八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期间,一位北京的小观众在看完演出后,因为当时没有排上队和剧中主演“秦大白”合影,就央求父母带他专程来西安旅游,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又看了一遍演出,这才心满意足地返程。2020年8月,《我们是秦俑》代表西安市参加第十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和2020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活起来”的兵马俑走出“展览窗”,赢得厦门观众的喜爱。
  背靠十三朝古都的深厚文化,经过近几年的碰撞、摸索,西安儿艺找寻到面向亲子型、家庭型、学习型和休闲型的文旅融合方式。“一个人对一个陌生城市的向往,一个戏剧带来的对一个城市旅游的吸引,其实从儿时就已经开始了。”西安儿艺院长王丽虹说,“儿童剧只是一个1,后面可以加很多个数字,它可以带动文化、旅游,甚至城市营销。”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
  “以角儿带团” 为新人搭桥铺路
  本报记者  连晓芳

爱派青春版《红珊瑚》演出剧照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旗下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是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是天津市推行院团改革“以角儿带团”的典型,剧团在角色安排上打破了按资排辈,不断推出新人。同时,剧团与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合办评剧白派班,对于培育优秀人才、传习评剧艺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是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也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剧项目)保护单位。剧团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始终以“继承评剧白派艺术、满足群众欣赏需求”为宗旨,排演了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40余出大型剧目和十几台折子戏,除了白派的优秀保留剧目外,还有刘派、新派及濒于失传的爱派剧目,形成了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演出局面。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作为推行院团改革“以角儿带团”的典型,在角色安排上打破了按资排辈、以级别定位的不良倾向,一切从戏的需要出发。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党支部书记肖雯表示,在人才培养上,剧团充分借鉴旧戏班以师带徒的方式,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出人出戏,以老带青,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在演出时,大部分保留剧目都安排两组,如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王冠丽在《秦香莲》中带领刘滢、李萁、张毓哲、于斯凡共同饰演秦香莲;在《小借年》《桃花庵》中带领杨瀚婷演“硬里子活”嫂子、陈妙婵;在青春版《包公三勘蝴蝶梦》中带领刘滢、贾玉龙、赵奕朴、杨蕾等共同出演,让青年演员在实践中提高,为他们早日成才搭桥铺路。
  积蓄后备力量,培养评剧新人,是延续剧种生命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自建团伊始,就把育才这件大事提上了工作日程,于2012年和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合办了评剧白派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挑选适合各自流派特点的学生,由剧团各流派的非遗传承人亲自执教,进行重点培养。如今一代新人都已茁壮成长,能够独立担当20多出戏的演出任务,形成了行当齐全、文戏武戏并重的格局,并涌现出刘滢、杨蕾、杨瀚婷、贾玉龙等尖子人才。2019年,评剧白派班学生被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录取,以远程教育的模式在天津接受中国戏曲学院的本科、专科戏曲艺术再教育,为评剧储备了高素质人才,夯实了剧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肖雯告诉记者,由于采用学院与剧团联动办学方式,以戏带功、功戏结合,学员们边学习边实践,先后排练了《秦香莲》《珍珠衫》《桃李梅》《桃花庵》等多出大戏和一批亦文亦武的折子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好评。“一批具有良好艺术潜质的人才脱颖而出,为评剧事业发展积蓄后备力量。”她说。
  在今年的国庆节期间,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名家新秀带来的两部经典评剧,分别是爱派青春版《红珊瑚》和新派经典剧目《刘巧儿》,在天津评剧界引起强烈反响,令戏迷直呼过瘾。其中,根据同名歌剧移植的《红珊瑚》曾于上世纪60年代被搬上评剧舞台,由评剧爱派名家莲小君主演,一度成为当时天津剧坛的热点剧目。  对于此次复排的青春版《红珊瑚》,剧团主创人员在原剧本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做了集中提炼、删繁就简的处理。其中最大亮点就是全部采用青年演员担纲演出,学习爱派的青年演员张珊在剧中扮演主角珊妹,其表演朴实大方,唱腔体现着爱派轻柔俏丽的风格。

  山东成武县大平调剧团
  以改革创新激发古老剧种活力
  本报记者  张  影

大平调剧团演出现场

  大平调本名“平调”,属梆子声腔系统,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大平调的艺术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声驰黄河两岸。2011年,成武县大平调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成武县大平调剧团把非遗保护传承作为剧团的使命,抢救、挖掘传统剧目,以改革创新激发剧种活力,为大平调培养接班人、传承人。
  成武县大平调剧团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1963年,剧团的国有建制取消。1980年,经成武县主管部门批准,开办了大平调艺校,经过3年的规范教学,择优录用了60多名学员,重建了行当齐全的民营职业团体——成武县大平调剧团。剧团现有演职人员38人,常年活跃在城乡舞台上。
  成武县大平调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后,成武县大平调剧团原团长牛现争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如何避免从祖辈传留下来的大平调剧目失传?如何创新剧目,适应现代审美?这是他长期思考的问题。
  为让几百年来倾注了历代大平调老艺人智慧与心血的剧目和表演特技重现舞台,剧团改编、整理、复排演出了30多出大平调传统戏。牛现争介绍,剧团本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原则,对大平调剧种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曲牌、锣鼓经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和整理。剧团挖掘、整理了曲牌《大桃红》《小游场》《换孝牌》等10余支,锣鼓经《大开台》《水底鱼》《三不照》等20余段,经典传统剧目《大金川》《闫家滩》《九节庙》等10余部已编撰成册。在成武县文化和旅游局扶持下,投资37万元创作了反腐倡廉、大义灭亲的历史故事剧《弟兄》,投资60多万元改编、复排了《大金川》《闫家滩》等剧目,并录制了影像光盘存档。该团业务团长马徳良还传承并教授了《下河东》中的“绕花锏”、《李炳下江南》中的“三换胡”等经典的大平调表演特技。
  近年来,剧团与时俱进,对大平调的唱腔、音乐、表演、舞美等进行了改革创新,广泛吸纳了兄弟剧种精华,提升了演艺水平。为提高大平调剧团的专业素质和艺术水准,深化非遗的传承意识,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组织策划下,2017年举办了成武县大平调研讨会,邀请戏曲专家、演员等对平调剧种的历史渊源和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为今后的传承、发展、创新出谋划策,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向。
  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基础是人才,根本和关键也是人才。要传承发展就必须保住剧团、留住演员。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让员工生活有保障,留得住人,安得下心,是大平调剧团面临的现实问题。
  牛现争告诉记者,为培养大平调剧种接班人,2014年,剧团招收了10多名学员随团学艺,现都已成才。宋志翔、连丁两名学员担任了多部戏的主角。剧团与山东省菏泽艺术学校合作代培学员,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使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大平调剧种传承下去,团长牛超个人出资为剧团演职人员买了养老保险,给演职员工吃下了“定心丸”,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艺术扎根人民才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大平调剧团每年有500余场的演出,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剧团送戏下乡,5年来,走遍了成武县的6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演出600多场,观众达300万人次。其间在大田集镇杨道固村演出时,每天观众达万余人。观众还编了顺口溜:“四大扇、尖子号,好听还是大平调。”大平调剧团扎根沃土,服务群众,让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活力。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