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文化”带给戏曲发展的启示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06-10   
  吕育忠
  《刘三姐》是几代人深刻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它所独具的强大的文化基因、旺盛的生命活力、深厚的群众基础,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代。每当“唱山歌”“多谢了”等代表性的优美旋律悠然而起,就会情不自禁唤起人们美妙的记忆而心驰神往、思绪翩然;就会引发人们幸福的憧憬和愉悦的审美记忆。《刘三姐》之所以能作为经典的存在,不仅因为它享誉海内外的名作名剧和那些精美唱腔、唱段所产生的超越时空的深远魅力,从更深层意义上说,更因为它是一部强烈体现人间纯真之情,寄托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对精神自由、美好理想追求与向往的传世杰作。而《新刘三姐》的应运而生,则是壮族歌墟文化、诗性传统在新时代的光大与延续,它一方面继承了《刘三姐》的人文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则以全新的审美诠释,以时尚、唯美、绚丽的整体舞台呈现,以作品意味的隽永、境界的澄明与气息的清新,为当代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润心之美、视听之美。正是不同时期《刘三姐》的相映同辉,从不断发现美到不断创造美,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也成为新时代语境下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深度思考的“刘三姐文化”。
  如果说艺术能为最平凡的事物铸就历史意义,那么《刘三姐》一剧代有传承、光大同辉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其中很大程度上还寄寓着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以其特殊的灵智,赋予艺术经典以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任何一项艺术创作成果,它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力量,都熔铸着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一部戏能否点石成金,能否化平凡为非凡,能否化普通为神奇,都包含着艺术家的苦苦坚守和不懈追求。而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以美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使人在充满敬意的同时,也使剧作具有了一种永恒的召唤力。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刘三姐》所处的那个年代和当下《新刘三姐》所处的新时代相比,尽管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难发现,其中的主旨要义,也就是那时的劳动创造幸福,和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脉相承,紧密相连。《刘三姐》和《新刘三姐》的创作,都在审美高度上展现了壮族劳动妇女勤劳勇敢、善良美丽、坚韧豁达、乐观向上、逆境不馁、顺境不骄等优秀品质,而且充分发挥了创作主体的艺术识见与才华造诣,把艺术真正作为一种精神自由的创造性劳动,以追求高尚为目的,以提升和净化人的灵魂为要义,借助想象的翅膀,用形象的感受、思索、领悟表达生活,成功塑造了“这一个”具有完美人格光辉和时代审美价值的刘三姐典型艺术形象。
  广西彩调剧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其他地方戏曲一样,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展“刘三姐文化”研究,对于我国传统戏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刘三姐文化”走的是文化自信与艺术自觉的经典创作探索之路。看一个剧团或一个剧种有没有生命活力,首先要看它有没有不断创作出精品剧目,唯有精品叫得响、立得住、留得下、传得远。彩调剧及电影《刘三姐》的主创者以超凡脱俗的智性之光,把主题聚焦在刘三姐挣脱邪恶势力的禁锢和迫害、维护女性做人的尊严,由此该剧流传至今、传唱不衰。进入新时代,广西戏剧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尊重传统、敬畏传统,创新有根、创新有本、创新有源,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生命活力。《新刘三姐》巧妙“借用经典”,以新人物、新故事、新语境,着力刻画了姐美、阿郞这一对新时代青年男女的生存状态、命运起伏及其心路历程,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农村的沧桑巨变,多侧面展现了人民群众生动多彩的生活,以深刻的笔触,聚焦人物心灵,聚焦人物意志,拷问人生,拷问灵魂,充满人生况味和人生哲思。全剧自觉遵循戏曲美学原则,提炼生活创新程式,是一次守正创新、固本开源的成功艺术实践。
  二、“刘三姐文化”走的是坚守艺术本体与剧种特色的良性发展之路。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艺术。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舞台风貌,是区别各地方戏的标尺。但是,有的地方戏为了拓展本剧种的艺术空间,缺乏自觉的本体意识,在长期向一些大剧种吸收营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丢失了本体,使本剧种的艺术个性和舞台风貌逐步趋向弱化,甚至丧失了自我。戏曲是综合艺术,戏是基础,曲是灵魂,唱腔音乐是一个剧种区别于另一个剧种的最显著的特征。用艺术形象说话,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彩调风格感人,从彩调剧《刘三姐》到《新刘三姐》,在维护音乐与表演的传统规制的同时,建构了完备齐整的行当、音乐、表演格局,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剧种生态的艺术个性,在传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因时而生,因时而变,让所有的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彩调剧的艺术魅力,刻骨铭心,永难忘怀。
  三、“刘三姐文化”走的是坚持以团育人和以剧出人的薪火相传之路。一个好的表演艺术家,是一个剧团、一个剧种、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符号。如果没有领军人物,剧种就有可能衰落。在彩调剧的发展史上,不仅涌现出了以电影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黄婉秋为代表的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艺术名家,而且通过刘三姐的传承,造就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拔尖人才:傅锦华、马若云、侯玉华、唐佩珠、吴似梅、王予嘉、莫芬、赵华湘以及《新刘三姐》的扮演者陈慧,这些艺术家都是历代刘三姐扮演者的优秀代表,她们通过甜美的嗓音、动人的形象,为刘三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广西戏剧院是一个有使命担当的优秀国有戏剧团体,近年来,他们不仅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还特别注重艺术人才的培养,制定了一系列激励优秀戏曲艺术人才的政策,努力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展示其艺术才华的平台。坚持以团育人、以剧出人、以德培艺,传承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道德修养、人格修为,培养出了一批人品艺品俱佳的彩调剧艺术拔尖人才,保证了彩调剧传承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四、“刘三姐文化”走的是植根民间与服务大众并赢得勃勃生机之路。从《刘三姐》到《新刘三姐》,题材根植于民间,其基本表现形式是流布壮乡的歌墟文化,深得基层百姓的喜爱。彩调剧是广西最为活跃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以《刘三姐》和《新刘三姐》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目,长期把创作扎根民间,把舞台搭建民间,敏锐捕捉时代热点,生动反映现实生活,在八桂大地,听戏、看戏、演戏和品戏,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艰难困苦、雪雨风霜,彩调剧艺术家苦苦坚守,为人民写戏、为人民演戏,演百姓爱看的好戏。痴心戏迷也一往情深,一路相伴,台上台下一起吟唱、一起悲欢,换来彩调剧深厚的群众根基,确保了彩调剧不息的生机。
  广西戏剧院六十年来创作《刘三姐》和《新刘三姐》,以及由此形成影响深远的“刘三姐文化”的艺术实践,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的艺术宗旨。今天的广西戏曲界乃至中国戏曲界,同样需要在各自实践中学习其经验,在生活中汲取养分,在人民中孕育真情,发扬彩调剧“接地气”“重生活”的传统,守住根,留住魂,沉下身,静下心,努力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地方戏曲臻于更高的审美境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