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强省建设重大突破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1-01-04   
  王  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全会对文化建设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提出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部署3个方面重点任务,赋予文旅战线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学习全会精神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上实现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之强,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上,更体现在精神文明上;不仅体现在硬实力上,更体现在软实力上。
  《建议》在论述2035年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并明确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突出地位和根本作用;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山东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渊薮之地、沂蒙精神的诞生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寄予殷切期望,提出“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要求山东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一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把握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担当,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在提振文旅消费上实现新作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在《建议》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建议》对“全面促进消费”做出安排部署,提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要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等。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对畅通经济循环、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将起到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建议》用一个专门部分阐释“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做好扩内需、促消费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文化和旅游行业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是扩内需的潜力所在,在“一守六保三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旅产业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联,文旅消费水平是反映市场信心的晴雨表,文旅消费的加快复苏对扩内需、强投资、具有“乘数效应”。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始终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复苏提振文旅消费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手抓供给端结构优化,着力提升旅游景区发展质量、丰富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一手抓需求端潜力释放,实施消费促进行动,办好“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山东人游山东”“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等活动,畅通消费渠道,提升消费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六保”“六稳”添砖加瓦。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作为
  《建议》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部署,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双轮驱动”,文化事业主要运用政府力量去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产业则要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尊重市场规律、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激发文化创意活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为前提,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建议》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3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立足山东文化特色,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谋划一批文化旅游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一是实施“齐鲁文艺高峰”战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主题,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二是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智慧化建设,实施“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文旅工程,打造“齐鲁舒心游”品牌。三是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大运河、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是聚焦打造文旅融合发展高地,深入挖掘“文化”“康养”特色,做大做强文化创意、精品旅游产业,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强好客山东品牌宣传推介,构筑全媒体宣传营销矩阵,办好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非遗博览会、山东艺术节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知名度。
  在重点改革事项上实现新作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并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作出具体安排。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进入新发展阶段,群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内容、结构及接受规律也发生深刻变化。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刻把握特点规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以更加负责的精神挑起改革重担。着眼新时代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增加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着眼精品力作打造,创新文艺院团管理模式、用人机制和分配办法,激发内生动力;着眼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着眼景区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提升景区发展活力;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旅游业发展,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总要求,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自驾旅游,让游客放心、开心游山东。
  2021年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新时代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再立新功。
  (作者系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