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塑造戏曲当代价值和当代形象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8-27   

  李  杰
  当下不少人对戏曲有一些误解,比如,有人认为戏曲老了、过时了;有人认为戏曲陈旧,节奏拖沓,不适应时代潮流。事实上,戏曲真的“老、旧、慢”吗?显然不是。许多认为戏曲“老、旧、慢”的人,并没有真正走进剧场认真地看过一出戏,甚至没有认真地了解过戏曲,就已经对戏曲形成了种种根深蒂固的负面印象,并因此对戏曲敬而远之。不过,他们对戏曲的误解也促使我们思考:戏曲在当代人,尤其是那些从来没有看过戏的年轻人心中,究竟是怎样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如何形成的?戏曲人应该如何塑造当代戏曲的良好形象?

  以尊重换尊重
  戏曲何以莫名其妙地就被误解了?这既与观众的个人体验有关,也与社会舆论有关。不同剧团和演员的水平各异,责任心不同,演出环境不同,演出质量也参差不齐。那些妆容不整、扮相不佳、唱念做打皆不到位的表演,很容易让怀着极大期待而来的观众“倒了胃口”。
  然,有些不好的体验也与观众自身对戏曲的认知有关。欣赏戏曲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时下许多新观众对戏曲缺乏了解,行当角色不清楚,理解唱词和表演程式也有障碍,便难免生出鲁迅在《社戏》里所写的“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的茫然之感,由此对戏曲产生“阴影”。此外,由于自媒体和网络短视频的流行,网络平台上不乏一些人哗众取宠,为了吸引眼球,利用戏曲元素制造一些“恶搞”内容,从而让许多原本对戏曲不甚了解的人对戏曲产生了误解。
  关于人们对戏曲的种种误解和偏见,让从事戏曲工作和喜欢戏曲的人深受困扰。笔者认为,要扭转这种状况需要彼此尊重。爱戏的人需要放下心中的执念和功利心态,在尊重和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戏曲兴趣培养,只有形成情感共鸣,才有可能换来他人对戏曲发自内心的喜欢。不了解、不喜欢戏曲的人同样需要放下误解和偏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客观了解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才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和精神滋养。

  让戏曲“现代”起来
  尊重他人不喜欢的权利,不等于顺其自然、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相反,面对当前戏曲传播困境,戏曲人更应该保持清醒,树立现代戏曲观和现代传播思维,塑造当代戏曲应有的正面形象。
  戏曲人需要树立现代戏曲观。戏曲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下的。戏曲人无论是创作、演出,还是日常传播交流,既要体现戏曲的传统美和古典美,也要突出戏曲的时代价值。许多人常常过分强调戏曲的传统性、历史性,甚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沾沾自喜。这在无形之中忽视甚至割裂了戏曲与当下生活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价值共鸣,让自己的创作陷入懒惰保守,不愿意积极融入和反映当下生活。
  我们并不回避戏曲的历史性,更不回避谈传统。但只有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告诉观众戏曲正在如何传承创新地继续引导和满足当代人不断发展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戏曲的思想、故事和审美正在怎样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当下生活,能够让当代人获得怎样的收获和启发,人们才能对戏曲建立起一种更有实质意义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戏曲人需要树立现代传播意识。戏曲人不仅是传承者,也是传播者,每一次演出、讲座,乃至在公共场合的每一次亮相都是一种传播。有追求的戏曲人不能满足于被动应付日常排练演出任务,而应主动提升自身的传播意识、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一种无时不美、无处不美的“美的自觉”,才能更好地塑造个人的公众形象,进而更好地传播戏曲形象。在这方面,许多前辈名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戏曲人和包括戏迷在内的戏曲传播者,需要树立内容意识,提升戏曲传播内容的品质。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戏曲传播新的主战场,然而网络上的许多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的不仅形式毫无美感,不规范、不讲究,内容也单调、陈旧甚至存在许多低级错误。这对戏曲传播不仅无利,反而有害。真正有责任感的戏曲传播者应当杜绝拼凑抄袭、无病呻吟、恶意炒作,不断创作传播体现戏曲时代风采的有思想、有品位、有价值的作品。
  戏曲人需要坚守剧种意识和本土意识。现代社会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方式越来越扁平,这对于地方剧种之间的学习交流提升,扩大地方剧种影响力是有好处的。但地方剧种的特点是来源于一方水土,服务于一方百姓,具有显著的地域属性。因此,地方剧种在有意识地扩大影响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它的地域属性,背离它的生存发展根基,盲目地追求“走出去”。否则,只会让地方剧种丧失个性和特点,吸引不了新观众,还丢掉了“自留地”,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终究要靠“台上见”
  戏曲传播应当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但戏曲毕竟是一种剧场艺术、现场艺术,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不可复制的现场体验。哪怕同一个演员的同一出戏,不同的场次也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享受。因此,吸引观众走进剧场体验观赏戏曲,才是戏曲传播的终极方式和终极目的。
  好的剧场体验涉及剧场演出服务的各个方面,但最核心的体验只有一种,即戏曲演出本身,也就是要“台上见”。只要是好戏好角,不愁打动不了观众;也只有好戏好角,才能打动观众。如果舞台上的表现缺乏说服力,台下再多的鲜花和吹捧也是徒劳。一代代有成就的戏曲大师,无不是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修炼各种技艺绝活儿,不断创作打磨作品。人们提到某位名角,必然想到他的一系列代表作;提到某个佳作,必然想到该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名角。这一出出经典剧目、一个个经典角色,才是戏曲传承的深厚资本。
  因此,戏曲人在努力做好戏曲传播的同时,更需要深刻意识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传播只是途径,作品才是源头和归宿;形象塑造只是外力,内容创作才是核心。只有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创作更多契合当下生活丰富特征和细腻情感的戏曲精品力作,才能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而这恰恰也是许多戏曲人容易忽视和回避的问题。为什么观众总觉得戏曲内容“老、旧、慢”,除了传播的缺位之外,创作的缺位才是根源。在影视剧创作挖空心思拓展家庭、职场、青春乃至穿越、奇幻等各类题材吸引年轻观众的当下,看似繁花似锦的戏曲创作却只有那么几种有限的色彩,要么在前人的经典中“转圈圈”,用“新瓶装旧酒”式的“青春版”制造卖点;要么过度消费几个有限的题材,制造千篇一律的“数量狂欢”。对于现代思想、科技进步、城市化等带给现代人尤其是“新市民”“新青年”的生活和情感变化,关注和探讨得还远远不够。久而久之,怎能不脱离观众的生活?怎能不让观众觉得单调乏味?怎能不错失潜在的年轻观众?
  从南戏、元杂剧到昆曲、京剧,从“花雅之争”到“百花齐放”,从老生挑班到旦角崛起,戏曲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求新求变、丰富完善的发展史;戏曲的形象就是一个不断传承发展、创新创作的动态形象。其中,传承是根基,发展是方向,内容创作则是载体和动力。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那些经典作品,有的距今短短几十年,有的距今数百年,但无不是经历多次修改和打磨才逐渐完善和相对定型,最终成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戏曲高峰。当代戏曲人需要尊重它、传承它,更应当发展它、超越它。唯有激活传统,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与时代共鸣、共情的优秀作品,在舞台上征服观众,才能从根本上让当代观众亲身感受并深刻认同戏曲和戏曲人的当代价值和当代形象。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白燕升戏曲研究传播中心)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