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艺术创作如何适应新时代变化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8-11   
    郑  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开始有时间、有闲情、有能力去欣赏艺术、消费文化。艺术越来越贴近人民的生活,紧随而来的是群众文化也在向更加广阔而多样的形式发展。其中,以社区为单位的群众文化以一种独特的气质不断发展,包括舞蹈、戏曲、音乐在内的艺术样式深受群众喜爱,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一名舞蹈创作者,笔者试图从群众文化的实践入手,探讨火热的群文现象背后值得思考的空间。
    专业艺术与群文艺术的边界在缩小
    “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者哲学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娱乐性。”从这段关于艺术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对美的追求与哲学的追求是并驾齐驱的,尤其是对于专业的艺术创作而言,随着向更高层次的不断深入与挖掘,更容易突显特点、形成流派,并通过一代代艺术工作者的理论及实践探索而获得不断提升与发展。而产生于群众之中,以群众的自娱自乐、自我开发为目的,追求娱乐性和贴近生活的群众文化艺术似乎很难与其相提并论,更不要说其中的哲学思辨性了。
    不过,从艺术的起源来看,不管各个门类的艺术是起源于劳动生产生活,还是来源于民间民俗活动,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艺术与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无论多么高级的艺术,其发展的最初动力必然在民间,即有群众的基础、群众的参与。从这一点来说,专业艺术创作与群众艺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基于利用某种方式如绘画、舞蹈、音乐等,来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氛围,最终反映现实、寄托所思所感的一种文化现象。到了新时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类认知领域的巨大变化,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性,群众整体的艺术素质和水平也有了更大的提升,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艺术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不断合流的倾向。
    新时代群文艺术发展的多元化体现
    科技的快速发展解开了人类认识的多重枷锁,也从方方面面改变着社会的构成关系。这种多元化的方式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化艺术的创作和消费方面。比如艺术不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特权,而变得伸手可得,普通大众在自我娱乐、参与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不断地变成文化艺术的创作者。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全新的网络连接和沟通方式、全新的消费模式,也造就了全新的艺术媒介。比如抖音等网络社交应用的发展,给了热爱艺术的普通大众一个极好的创作平台和传播窗口,人们不再局限于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单向“观赏”,而是走入人人可以自我表达的语境中,这也促成了那些热爱艺术的普通大众的表现热情和创作激情。那些原来出现在民间民俗活动中的“老艺人”,在抖音、快手等网络社交平台上重焕光彩,也更大范围地被发现和鼓励。摄影技术、多媒体的运用,视觉艺术的普及给多媒体舞蹈带来了全新的突破,人们不用完全依赖于专业的舞台,便能创造和展示属于自己的舞蹈艺术作品,而且这些手段也反作用于专业艺术创作,使得专业艺术和群文艺术的边界在艺术表达的层面被打破,二者被再次拉近了距离。
    群文艺术创作要适应新变化
    作为一名舞蹈编导,笔者曾多次参加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舞蹈类比赛,对于《都市白领》《新居》这两部群星奖舞蹈类获奖作品深有感触。这两部作品均反映了新时代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新变化。首先,从对题材的把握上看,两个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从现实生活中的“新”汲取营养,《都市白领》以参与城市建设的人为主角,刻画了一群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年轻人形象。《新居》则依托近几年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政府帮助老百姓拆迁后住进新社区的大背景,抓住了孤寡老人追求社会认同感、邻里和谐的主题进行创作。其次,从作品创作手法看,两个作品都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而更多地加入了新的元素与新的编排方式。比如,《都市白领》运用可移动的椅子,通过现代舞的编创方式加入许多流行的元素,如将打字、打电话的动作转变成舞蹈元素,用流行舞蹈的动作加以强化。《新居》则运用了许多民间舞的创作律动,加入好玩的“舞蹈剧场”的形式,将生动的生活场景复原,以推拉门的组合来改变一成不变的舞台空间,使整个舞台活了起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当然,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笔者对于群文艺术的一种摸索。毋庸置疑,新时代的群文艺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群众的追求不再局限于自娱自乐的自我表达之中,而是更加迫切地需要更高层次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包含了所有专业艺术创作的特点。比如,它同样需要有美的经历与感受,它同样需要有美的表达的精致性,它同样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有一种接地气的表现内容以及在内容背后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思。这也是艺术所追求的一种最重要的表达本质,而这应该也是群众文艺作品在新时代技术特征之外所应该秉持的标准。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