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解难 同舟共济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7-20   

——文化和旅游领域“硬核”举措贴心服务帮扶企业纾困推动产业发展

    以地方专项债券推进重点文旅项目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戴允康
    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和支持下,四川省抓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窗口期”,推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文化和旅游领域有效投资。
    一是以抓重点项目促进发展文旅产业。由四川省委办公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谋划储备标志性、引领性文旅项目,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形成了“签约一批、新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梯次推进的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格局,积极引导投资新方向。全省各市(州)党委、政府把文旅项目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的强有力领导协调机制。从政策引导、要素保障等方面着力,加大文旅项目谋划储备和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项目拉练、项目“一对一”秘书制等一系列有效、创新举措,积极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建成项目如期运营。
    二是以完善推进机制促进重点项目落地。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全省文旅重点项目协调调度、运行分析、动态调整、投融资促进、定点联系服务和督查考核“六大机制”。由省委副秘书长牵头,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组织开展项目常态化督查,文旅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各市(州)绩效目标考核。省长定期召开省文旅产业领导小组会议,统筹协调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强化要素保障,共同解决项目建设难点、堵点,确保文旅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每季度组织召开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恳谈对接会,目前已发布3批次全省拟融资文旅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全省2家国有商业银行开设文旅支行5家。与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家金融机构未来5年内将向全省文旅企业提供3620亿元授信额度。
    三是以创新发行专项债券促进重大项目融资。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下,四川创新发行多种类型的文旅专项债券品种,包括全国首只文旅专项债券——成都市锦江绿道专项债券、全国首只超长期限(20年期)文旅专项债券——四川省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修复及旅游风貌提升工程项目专项债券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印发文件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管,建立专项债券“发得出、用得好、还得上”的闭环机制,指导各市(州)文旅部门完善对项目单位或运营主体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四川省累计发行债券总金额达53.95亿元。

    叠加政策为复苏装上“加速器”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杨志纯
    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文旅系统倾心帮扶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文旅发展“主动仗”。
    推动政策创新,为企业纾困送来“及时雨”。针对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江苏把帮扶企业纾困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即“1+6+18+12”的叠加政策。“1”指迅速落实向旅行社暂退80%质保金的一项“救急”措施,全省有近2000家旅行社企业获得暂退质保金4亿多元。“6”指在省级层面出台纾困政策“苏6条”,调剂安排1亿元资金,帮助旅行社、绿色网吧、旅游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全省504家文旅企业获得项目扶持,所有项目资金今年4月中旬全部下达。“18”指出台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江苏文旅18条”,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推动文旅产业恢复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12”指出台促进文旅消费12条措施。
    抓好政策落实,为市场复苏装上“加速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一是以激活消费促产业复苏。顺应经历疫情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变化,征集发布30条“治愈系”文旅精品线路,组织举办“水韵江苏·又见美好”主题游活动,支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和沉浸式文旅产品。二是以线上线下融合促产业转型。把握数字智慧科技赋能的新机遇,大力培育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围绕助力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提升文旅服务和市场监管效能,打造集智慧服务、智慧监管、智慧分析功能于一体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特别是面向游客和居民开设文旅在线超市,推出“苏心游”服务。三是以扩大投资增产业发展后劲。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组织举办文旅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达成融资合作项目65个、总授信额391亿元。提前组织省级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明确对文旅融合类、新业态类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开展政策服务,为企业发展当好“贴心人”。随着文旅行业扩大复工复业,组织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内出台的涉及文旅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形成“政策工具包”,以多种形式推送给企业,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利用江苏卫视《政风热线》栏目,直面企业诉求,解读纾困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政策落实领办督办机制,把支持政策细化实化为具体项目,分别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和有关处室负责落实。联合驻厅纪检监察组,深入基层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各地把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真正使企业得益受惠。

    组合拳直击痛点难点堵点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党组书记  林光强
    疫情来袭,海南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帮助省内旅游企业迎难而上、化“危”为“机”。
    高位推动,迅速决策部署,帮助旅游企业应对疫情。疫情发生后,海南省委、省政府迅速反应,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帮助旅游企业渡难关。2月5日,《海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八条措施》的通知出台,从稳企减压降负、加大金融扶持等方面提出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的措施。2月9日,《海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海南旅游企业共渡难关六条措施》印发,从援企稳岗、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为旅游企业量身定做政策措施。在充分调研基础上,3月20日,省政府发布《海南省旅游业疫后重振计划——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
    直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帮助旅游企业破解难题。相关政策措施直击海南旅游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根本问题,打出立足海南实际的组合拳。
    一是稳企减压降负。规定疫情期间给旅游企业减免租金的出租方,可申请免除2020年1月至6月应缴纳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全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权期限延长12个月,现有旅游客运经营车辆经检测合格后延长使用期12个月。
    二是激励帮扶。每年从全省重点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5亿元资金用于旅游企业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创优评级奖励。推出“海南游、疫安心”旅游综合保险产品,由海南省财政全额出资购买。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旅游突发公共安全事故保险险种。旅游企业自愿购买的,政府给予30%补贴。
    三是刺激消费。大力倡导“海南人游海南”活动,引导各旅游景区、酒店、免税店、乡村旅游点推出优惠、折扣、套餐106项。以免税购物为核心吸引导流国内游客到海南,上半年免税购物销售额73.63亿元,同比增长12.9%,特别是端午期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0.3%。在2020年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试行减免小客车过海费政策。受此政策影响,4月30日至5月5日,全省港口车辆吞吐量超过10万辆次,同比增长76.08%。其中,进岛省外自驾车2.2万辆次,同比增长156.53%,出岛省外自驾车2.4万辆次,同比增长212.47%;新增旅游消费1.13亿元。
    海南出台的政策措施,既缓解了旅游企业目前的阵痛,又为旅游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真金白银 精准帮扶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杨安娣
    疫情发生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纾困,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真金白银,精准施策。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针对文旅企业受疫情重创现金流断裂等问题,于2月20日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13条政策措施》,重点对旅游滑雪场、冰雪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行社、包机企业、航空企业进行补助。目前,共补助文旅企业320家次,发放资金5877万元;全省暂退旅行社质保金598家,退返资金1.15亿元。
    金融助力,雪后阳春。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大力支持下,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金融为重要抓手,与有关部门和省内多家金融机构联合出台政策文件或签订合作协议,努力构建“中小企业普惠受益、重大项目精准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力纾解一批中小微文旅企业的资金困难,并以“点对点”方式对重大项目增加授信额度和扩大信贷规模。
    一是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联合印发《关于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全省文旅企业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为文旅行业分别争取到20亿元再贷款额度、再贴现额度,实行贷款利率上限管理,目前已投放2.5亿元,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会同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力文旅企业纾困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为文旅企业提供25亿元新增授信额度,并给予同业最优贷款利率价格,对重点文旅项目采取“一对一”模式做好服务、优先放贷、加快审批。
    二是创新文旅金融产品及服务。常态化开展“线上金融对接活动”,邀请银行、股权投资机构进行政策解读及答疑,累计260万人次观看,服务企业上千家;推动成立“吉林省文旅产业投资联盟”,各类金融机构为文旅行业研发专属信贷产品7个、定制化融资方案20个,量身定制景区门票收费权融资、酒店类企业经营性物业贷、文旅产业“吉云链”融资等金融产品。
    三是精准帮扶文旅企业。上半年,协调金融机构为文旅行业提供抵质押贷款45.51亿元,支持重点文旅项目38个、中小文旅企业201家,为长白山鲁能漫江生态文化旅游项目、长影集团等大型文旅企业提供授信额度56亿元,长白山集团28亿元信贷支持工作正在推进。
    超前谋划,统筹推进。2月21日发布《吉林文旅“春风计划”》,主要包括文旅企业扶持壮大计划、产业蓄能计划、产品提升计划、激发文化活力提振文旅消费计划、“雪后阳春”省内游复苏计划、“吉行天下”对外营销推广计划、冬季市场引爆计划、宣传领航计划、监管护航计划九大任务48项具体措施,并召开省、市、县三级文旅部门视频会议部署安排,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抓住“空窗期” 助力企业“不停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甘  霖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研究提出“养精蓄锐,化危为机”抗疫发展策略,抓住疫情带来的“空窗期”,鼓励和服务广西文旅企业和从业人员苦练内功,实现教育培训“补钙”、企业“百炼成钢”、产业提质发展。
    创新培训方式,助力企业停工不停学。创新推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多种方式结合的文旅企业战疫培训新模式。一是云端课堂安全学。以微信学习群的形式,举办“助力旅游企业抗疫情”线上学习培训班共4期,免费为来自全区文旅行业的1500名从业人员开展学习。现有10个500人的学习群,共开展各类线上培训超过30期,直播教学超过80期,开设线上课程近120门,参加线上学习的学员超过10万人次。二是重点人员集中学。举办文旅行业“大培训、大观摩、大练兵”活动,组织广西200名旅游企业骨干和优秀导游分南、北、中3条旅游线路,赴全区各地开展观摩考察、学习培训,每场观摩培训进行免费网络直播,扩大学习培训覆盖面,线上参训12080人。三是以会代训多样学。组织召开“广西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学习拓展文旅企业融资渠道,为文旅企业搭建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
    丰富培训内容,助力企业员工能力素质全面提升。以加强企业政策培训,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为重点,将《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面振兴文旅经济的若干措施》《金融支持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作为线上线下必学内容。线上培训侧重理论学习,通过菜单学、点播学,满足企业员工和行业从业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线下培训方面侧重实操学习,通过“实地培训”“实地观摩”“实战演练、实地营销”等,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在线直播、景区管理与营销经验分享、现场导游(讲解)与实操等业务培训,锤炼提升旅游企业骨干的业务水平和实操能力。
    拓展培训主体,助力企业凝聚发展合力。推动行业协会在培训服务文旅企业中发挥行业先锋带头作用。重点加强与行业相关信息科技企业或平台合作,让企业服务企业,凝聚抱团发展共识,形成广西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政府服务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企业协同互助”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广西旅游协会联合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商开设线上“共助文旅,抗击疫情”旅豆学堂,制作上线79节文化旅游网络公益课程,组织全区2.2万余名文旅从业人员免费学习。此外,联合旅游服务业在线教育品牌开展“先行者”公益助学计划,邀请桂林旅游学院精心编制涵盖旅行社、景区、酒店、民宿等企业的课程。

    完善配套 走实“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主任  谢  巍
    湖南省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发挥平台载体作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推动各项政策对接落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减税降费、手续办理等问题,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恢复经营,保持产业平稳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政策,面向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辅导企业申报各有关部门的扶持政策,并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好租金、税收、贴息、人才等政策。全面执行“一免两减半”政策,及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风险补偿资金等各项扶持资金3500余万元。园区平台公司为企业减免租金900余万元,并主动减免停车费。园区根据自身实际,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对企业平台建设、产学研等予以奖励。大范围梳理企业融资需求并帮助企业对接金融机构,已落地贷款3168万元,另有20余家企业正办理银行审批。跟踪分析产业运行情况,定期调度企业生产经营,组织代表企业参加区长接待日。协同人社部门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线上招聘平台服务,为企业用工提供支持。
    完善配套服务,疫情期间护航产业平稳发展。疫情发生后,园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设立6个专项工作组,实行片长、楼长、特派联络员制,为园区内企业员工免费进行核酸筛查731人次,免费发放中药4314份。开展企业服务活动379场次,推荐企业参加省、市、区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和活动。优化完善产业发展工作制度,全面实施分片联点工作机制,制定经济统筹管理办法、规模以上后备企业评选办法等,表彰2019年发展成效显著的37家企业。积极推动湖南省音频产业协会成立并落户园区,推进省电子竞技协会入园。通过开展公租房配租、增加园区巴士班次、继续推进充电桩建设等工作,为企业员工创造更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

    纾困基金解决文旅企业融资难
    广州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  陈泽文
    疫情发生以来,广州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累计服务企业2376家,协调广州市14家文化特色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120亿元,涵盖旅行社、景区、动漫、游戏、短视频、园区等领域,有力帮助中小文旅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建立纾困基金,完善服务体系。设立规模2亿元的文旅产业纾困基金,依托中心搭建的“一会一库一体系,多园多金多联盟”模式,为全市文旅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通过市文化金融发展促进会调研走访会员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支持广州文化产业专家库各领域专家,为企业提供包括法律维权、投融资等业务线上答疑和主题培训。借助“广文九级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助力企业与金融机构高效对接,协调合作银行通过变更还款安排及付息周期、延长还款期限、无还本续贷、信贷重组等方式,全力支持企业正常运营。联合文化产业联盟合作单位,加强与文化和旅游、金融等相关行业之间、国内其他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
    积极适应新形势,提升服务数字化。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业务模式,线上提供实时化、动态化体验,线下做好跟进落实,积极支持并引导文旅企业足不出户、网上办事,为企业和资本对接提供全方位无接触服务。开展线上路演和对接会,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举办48场线上文化旅游金融路演和项目对接活动,以及38场线下投融资辅导活动,通过各类型活动,累计辅导培育446家企业。充分发挥中心线上服务平台优势,优化和拓展平台服务内容,及时发布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将文化金融服务的项目入库、活动报名、资源分享等内容统一接入平台,支持文旅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此外,疫情发生以来,中心为全市268家企业免费提供企业信用评价服务,共免除费用100余万元。中心将纾困资金的相关情况及时报送有关政府部门,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纾困复产政策提供参考。

    探索演艺线上增值新模式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  潘  燕
    广大演艺企业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破局自救,化危机为创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探索云演艺发展的新路径,创新演出形式、探索多样化云演艺方式取得一系列成果。
    剧院演出直播:中演院线、保利院线率先上云,音乐剧《一爱千年》、歌剧《马可·波罗》云演出取得较好票房和观众反响,云演艺开局良好。6月,北京京剧院现代京剧《许云峰》做出戏曲新作上云销售新探索。
    剧目录播:利用以前线下演出已录制的视频线上付费观演。河北精英剧场将小剧场演出视频上线,已举办近百场,包括儿童剧和都市剧两种类型,有2万余人在线付费观看,与线下演出相比,观众大幅增加,线上收入缓解了经营压力。
    线上演唱会、音乐节:摩登天空推出“草莓星云”付费演出直播,每周末一场线上音乐节;根据互联网传播特点创新演出形式,在全国32个城市的音乐厅设立分会场,各地观众可在分会场通过大屏观演,分会场现场同步传输至主演出现场,演员可与各地观众互动,发挥了网络直播的即时互动优势,也增强了观众远程观演的现场体验感。
    版权合作:网络平台采用购买独家播出权方式与演艺机构合作。开心麻花与字节跳动(抖音、西瓜视频)合作打造一部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新编舞台剧,在西瓜视频独家播出,观众免费观看,平台通过流量带动广告收入,该剧在线观演超过800万人次。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云演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先进技术应用为云演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云演艺应吸引更广泛关注,形成产业特色,积极探索线上增值模式,为观众带来全新观演体验,实现良好社会效益,扩大经济效益。

    “云端”发力降损提效
    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  利
    抗疫期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演院线依托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公益文化艺术活动,着力探索云演艺新模式。
    针对疫情导致的演出限座、文化消费低迷、剧场经营困难等难题,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演院线努力培育新业态,挖掘和提升演出活动的经济效益。5月底,中演院线旗下公司作为总策划和总运营,携手大麦网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以优酷作为独家视频播放平台,试水中国歌剧舞剧院打造的线上原创音乐剧《一爱千年》,成为文化央企联合国有文艺院团,携手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下演出、线上付费观看的重要创新。
    6月24日,歌剧《马可·波罗》在广州大剧院成功复演。这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以及旗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联合出品、中演院线旗舰剧院——广州大剧院创作的“一带一路”题材的大型歌剧,联合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开辟线上演出渠道打造IP,吸引流量,开发文创衍生品,实现了降低亏损、提升效益、扩大影响力的经营目标。

    做线上线下演出形式结合的探路者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  睿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新形势下,保利院线着力探索云端演出市场化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高雅艺术演出的云端新模式。今年4月开始,保利院线和演出公司推出“保利Art云上音乐厅”系列,包括1场线上云音乐会和3场在上海城市剧院线上线下同步上演的音乐会,开启付费直播古典音乐会模式。
    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艺术教育。每年暑假保利院线举办超千场“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艺术活动。北京中山音乐堂从5月开始实施“打开艺术之门云上行”,受众超过600万人次。下半年,“打开艺术之门”将继续利用线上平台开发艺术与教育资源,启动线上艺术夏令营。
    秉承内容为王,做剧场内外多种演出形式相结合的探路者。围绕优化线下内容,依靠优质内容吸引观众回归剧场;探索突破演出形式,在寻找新的盈利点上下功夫。保利剧院公司总部计划下半年安排演出1951场,重点加强与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文艺院团的深度合作。

    (本版内容根据7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帮扶企业纾困推动产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上五地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及相关单位发言编发,有删节。)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