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精神”,方能振翮高飞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03-10   

    相比京、沪话剧市场的火爆,在一些中小型城市中,话剧向市场“挺进”的步伐却并不轻盈。面对转型中的诸多难题,山东省话剧院在不断求索中寻找适合院团发展的理念与定位。“只要不输精神,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山东省话剧院院长柳玉林说。

    演出安排:要精品,更要惠民

    刚结束“第五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展演”,文华奖获奖剧目《严复》马上要进入新一轮的研讨和巡演,而“亲子剧场”儿童剧从大年初五至今已演出10余场……走进山东省话剧院,随处可见演职人员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山东省话剧院连续创排大型话剧《嫂子》、《严复》,儿童剧《灰姑娘》、《海的女儿》等,并通过每两年一届的小剧场话剧展演,邀请《哥本哈根》、《霸王歌行》等小剧场经典剧目到山东巡演,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丰富的艺术盛宴。

    “作为专业艺术团体,要创造精品、引进精品,拿不出精品首先是愧对父母。”柳玉林说得掷地有声,“以艺术精品奉献观众,是山东省话剧院不可推卸的使命。”作为拥有《丰收之后》、《布衣孔子》等保留剧目,享有众多荣誉的艺术院团,精品意识已植根于每个省话人的心中。

    “在出精品的同时,更要搞好惠民、搞好公共服务。”去年,山东省话剧院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多次走基层、进部队,曾到济南空军信阳、内乡某部开展慰问演出,与济空后勤部成立“同促共建”基地,并在农村建立生活基地,落实演出惠民举措。“我们会及时把排演的剧目送到基层让群众检验,并从中收集意见。”柳玉林说。

    面对改革:精神不能缺失

    正在进行的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中,许多院团失去了财政拨款、固有身份,面临何去何从的困惑。“在改革中,大家提出诸多困难,但忘了一条,我们的精神在哪里?”柳玉林说,改革不是诉苦,改革需要精神引领,更要明确个人义务。

    “在话剧人心中,有个全国模范典型——宁夏回族自治区话剧团。该团近30年间,常年坚持下乡演出,行程80万公里,巡演8000余场。全团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大篷车,每次外出,演员们坐在车斗的景片下,不论条件如何艰苦都风雨无阻。”讲述这则事例时,柳玉林颇为动情:“相比之下,我们要反思自己,不能丢了话剧人的精神。”

    在他看来,精神是向上的信念,更要激活内部机制,培育良性竞争的环境。“早在几年前,我就告诉青年人,暴风雨要来了,你们要成长。只有青年人力挺并恪守文化的信念,使之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的事业才能有长进。”如今,在山东省话剧院,不但《严复》这样的大型历史题材话剧由青年骨干挑梁,“亲子剧场”等品牌项目也由“80后”团队制作完成。“亲子剧场”推出7年来,已连续打造12部儿童剧经典剧目。让年轻人大胆创意、挥洒激情,已成为山东省话剧院剧目创排与项目推进的一大亮点。

    面向市场:接地气 聚人气

    “艺术始终关注个体,而它的标准在每个人心中。作品的艺术性与每个人对艺术的追求并不冲突。”柳玉林说,虽然不能兼顾每个观众的审美要求,但有一点不能忽视——老百姓就是最大的市场。

    凭借对艺术作品的合理定位、对市场需求的贴切分析,山东省话剧院在项目打造上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以儿童剧为定位的“亲子剧场”近年来走进垦利、潍坊等地的社区、福利院,为市民、儿童演出,在惠民服务中打出了自己的名片;青春音乐剧《一路有你》关注社会热点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广受青年观众追捧;为发挥年轻演员的特长,剧院专门打造了几套综艺节目,集相声、魔术、小品、歌舞、朗诵等于一体,每逢走基层、进部队,一“打包”便能出发……“转型不能一味放低身段去迎合市场,还要保证艺术质量、遵循艺术规律。”据柳玉林介绍,目前,山东省话剧院正在策划“身边好人”系列演出,挖掘老百姓身边的故事,从内容到形式力求接地气,聚人气。

    思路变,天地宽。“运用市场方法进行项目运作,再加上院团精神和惠民举措,我们在摸索一条自己的路。”柳玉林坦言,探索的样式可以千变万变,但为老百姓服务的路子永远不能变。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