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舞台艺术创造创新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10-10   
  景小勇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精品的创造者、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不断推动舞台艺术创造创新,创作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我们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达和歌颂真善美,让中国精神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自信来源,其重大意义就在于能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文艺工作者如何把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如何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是我们一直深入探索的方向。
  备受关注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近年来创排积淀的一次集中展示,该剧以故宫藏品《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实现了文物活化利用和把美术作品搬上舞台的跨界融合,目前已在全国70余个城市演出600余场,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等多项殊荣。
  此外,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还创作了以表现东坡精神为主题的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音乐剧《大江东去》,以表现李白人生经历和诗词精神的音乐剧《将进酒》,以展现青白瓷美学、弘扬陶瓷文化的舞剧《唯我青白》以及《孩儿枕·家和兴》《江山竞秀》《如梦令》等,这些作品创作的根本出发点正是基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国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总要求。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题材创作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反映与深刻体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坚持文艺“国家队”定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持续开展现实题材艺术创作。先后推出了以扶贫干部黄文秀为原型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以“时代楷模”张桂梅为原型的音乐剧《绽放》,以雄安新区建设者为主角的音乐剧《星辰》;近期还将推出讴歌改革创新生动实践的音乐剧《潮起东方》,使舞台艺术创作成为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在艺术创作上,我们既要坚守根本、培根固本,更要勇于创新、积极创造,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永恒追求。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把视角延伸向画作背后的劳动人民,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的崇高敬意,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有益实践。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进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以不同艺术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领衔出品的电影《只此青绿》于国庆档上映,影片将传统舞台艺术与现代数字电影艺术相融合,将舞台作品转化为电影作品,再一次实现了艺术样态和艺术呈现的跨界创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融合了诗词、国画、书法、篆刻、古琴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呈现了东坡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内核,是一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对标国际审美表达、大胆探索中外艺术融合的创新之作。今年3月,《诗忆东坡》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纽约林肯中心连演8场,引发国际媒体关注,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创作与传播并重
  文艺作品的传播力决定了它的影响力。当前,文艺工作的对象、手段、机制呈现许多新特点,文艺作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也发生很大变化,文艺作品的传播也需要全面创新加强。
  经过不断实践,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总结归纳出艺术创作、打造精品的6个重要环节:选题、解题、创作,推广、运营、传播。前3个环节是创作过程,后3个是传播过程,6个环节相辅相成。作品只有更大范围地向人民群众传播,才真正完成了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只此青绿》为例,媒体宣传与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助力《只此青绿》成功“破圈”,媒体曝光量达百亿。电影《只此青绿》的推出,则进一步突破了舞蹈作品舞台空间的限制,使作品影响力持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一条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自建团之初的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起,就承担着展示中华文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职责使命,发挥了文化使节的独特作用。
  近年来,集团以“交流互鉴、艺术典范”为基本原则,多次参加重大国事活动,并创排演出了众多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的艺术精品。参加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文艺演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同行》文艺演出,赴乌兹别克斯坦举办“中国文化日”文艺演出,赴朝鲜参加“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文艺演出;《只此青绿》选段参加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联欢会,并以《千里江山》为题助力第16届海峡论坛;组织“外交官看中国——驻华使节观摩《诗忆东坡》”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驻华使节专场演出。今年,《只此青绿》赴新加坡、土耳其开展海外演出,赴俄罗斯参加太平洋国际戏剧节;《诗忆东坡》在美国成功上演。两部作品也先后开启国际巡演,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
  打造队伍,创新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通过举办“跟党前进”主题百岁党员艺术家孟于同志话党史活动、谷建芬作品交响合唱音乐会等,传承弘扬老艺术家精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中心荣获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荣誉称号,舞美中心党支部、声乐中心党支部分别被评选为2022年度、2023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去年正式启动青年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制作人培育计划,选拔出舞蹈、声器乐、编导等领域43名青年骨干文艺人才,为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作为国家级转制院团,坚定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创作、资源、品牌、平台、机制和政策优势,建立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努力成长为骨干文化企业。
  明确发展战略,以音乐舞蹈创作和演出为牵引,构建以艺术创作、各类演出、对外交流为主业,艺术教育、文旅融合、数字创新为辅业的六大业务板块。建立集团、一级子公司两级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改革发展布局新业务部门,增设研究、文旅、数字、传播及品牌部门。实行剧目生产项目制管理和总制作人制,从创排、演出到运营、IP开发等加强全方位管理运营。发挥聚合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机构合作,以创作为引领,优势互补。优化业务生产布局,建立了巡演、驻演、线上演出、艺术节、艺术季等多种演出布局。深挖文化IP核心价值,建设艺术生产全产业链条,开发剧目文创产品。
  经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生产力、运营力持续提升,为舞台艺术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2023年,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荣膺第15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跻身首都文化产业纳税大户15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入选2023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最佳案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的领导和关心下,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家们的回信精神为指引,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