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放映:无限逼近真实让“替代”无可替代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09-27   
  近日,戏剧光影——2024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在京举行。活动为期两周,以20场高清舞台影像现场放映,提升这一艺术形态在观众中的知晓度和接受度;同时邀请中、英、美、韩等国家的一线从业者,开展多场演讲和对谈,梳理和分析舞台艺术影像的艺术价值和制作传播特质,汇聚行业前沿交流和反思。
  回望2015年的北京,《人鼠之间》《李尔王》《科利奥兰纳斯》《弗兰肯斯坦》等NT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放映)作品组团亮相。随后《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天窗》《女王召见》《奥赛罗》《哈姆雷特》等一系列佳作接踵而至。NTLive一时间成为戏剧观众的新宠——不仅有世界水准的主创和演员,新近原创和经典重排的剧作,还有不断翻新的剧场理念和以影像艺术手段达成的仿佛走进现场看演出的真实感。
  自此,以奥哲维文化等为代表的国内演艺机构,引进了更多高清舞台艺术影像现场放映作品(以下简称现场放映),涵盖英、法、德、俄、美、日、荷等多个国家的当代优秀舞台作品,放映地点也从北京逐渐拓展到全国更多城市。
  与此同时,国内的舞台艺术影像,在《CCTV空中剧院》等戏曲录制和播出的传统积累之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的作品如国家大剧院的自制和邀请剧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作品、各地方戏曲院团的戏曲剧目等,也包括本次影像周放映的文献音乐剧场《辅德里》和音乐剧《在远方》。
  现场放映的兴起,为戏剧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及时、便捷、广阔的观剧渠道和体验,成为舞台艺术传播重要而独特的方式之一。这一看似熟悉又新鲜的剧场艺术“物种”迅速铺展的同时,也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曾面临一些担忧、质疑和争议:现场放映与剧场演出是否会产生冲突?是否会给剧场演出带来负面影响?当时的疑虑,必然亦正常,但随着其十余年的发展,实践给出了答案。
  拍下真实的现场
  还原现场的真实
  首先,要从厘清现场放映的概念说起。
  现场放映不同于以往的舞台艺术电影。舞台艺术类电影随同电影的产生很快出现,比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电影史上,中外舞台艺术电影不乏佳作,但其属性主要遵循着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除了一些以留存资料为目的的舞台影像记录,更多的是在摄影棚内模拟舞台并使之电影场景化——以舞台为表达元素,舞台元素服从于电影需要,甚至为此改动原剧,以电影化视听和节奏进行拍摄、剪辑。有的更是将舞台想象具象化,加入大量虚拟动画特效处理,追求意境的图解。即便是纯粹的舞台影像纪录片,也是以电影的艺术视角去展现舞台作品,舞台元素服从于拍摄安排和拍摄团队的艺术理解,在镜头可能到达的任意角度自由透射,并且不需要保持被拍摄作品的现场整一性,不需要“一遍过”。
  现场放映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品类。影视是它的存在形式,核心审美和内容则归属于剧场。它追求最大程度的真实还原,一切目的在于保持、凸显和丰富剧目的现场性,尊重和彰显舞台艺术的审美。拍摄工作在剧场实地实时完成,呈现同一连续时空的舞台表演,努力再现现场的真实环境、真实听视觉效果和观众的即时反应。拍摄角度是现场观众的视角,尽管采用了近景和特写等镜头手法。同时,不为影像需要而改变作品的内容、形态和节奏,后期不会采用影响舞台现场感的手段,比如虚拟场景、瞬时空间切换、高速或慢速动作、回放和声效渲染等。相反,使用后期技术的目的,是为减少影视手段介入带来的某些变形,体现更细腻真实的现场感。数字技术的介入也同样如此,如全景声完全不是为了拟造电影的情境,而是尽量还原剧院的声场。
  当然,成熟的舞台影像制作,在直播和一次性录制完成后,为保证精准呈现,减少瑕疵,也会进行二次或多次录制,但录制的对象仍然是既定发生的真实的舞台演出。
  这样做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观众如亲身“在场”——从进场落座到场灯熄灭幕启开演,再到中场休息直至谢幕,观演环节十分完整,氛围和感受几乎就是剧院现场的原汁原味,只是舞台换成了大银幕,现场放映的观众如同演出现场观众的邻座。
  现场真实,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观众真实。被拍摄进影像的观众,是“正常”和随机的。剧场会将拍摄安排预先告知观众,但不会为了录播而特意筛选、组织观众捧场,不会有提前安排的互动效果,不会用过往素材“打补丁”或张冠李戴。因为只有观众真实,才能保存剧场艺术最为珍贵的观演关系的真实,即观演相互交融、彼此刺激推动的真实。
  拍摄要懂得舞台
  但不能介入舞台
  但是,现场放映不是简单的现场直播或录播。现场放映的影像保持舞台的现场性,并不是两种艺术简单的组合拼贴。拍摄团队要有清晰的剧场概念逻辑和审美认知,以及相辅相成的影视表达和操控解决办法来支持;要掌握并尊重不同剧场类别和风格的属性和特色;对于具体剧目,从编剧、导演到演员、舞美,甚至所在剧场和舞台的构造规制,都要熟悉。除了观演视角外,情节和人物行动的急缓,演员的形体、表情细节乃至呼吸,人物关系的对应和变化,矛盾与气氛的张弛……现场观众所应看到的一切舞台要素都要精确反映,必须让银幕节奏与舞台节奏同频合拍。
  比如,我们过往看到成功的戏剧放映作品,从预案拟定到后期工作,都是舞台导演、舞美等直接介入录制的全过程,通过与影视导演、摄像、剪辑的充分讨论,联手落实到每个细节上。先有戏剧的消化理解,再谈全方位影像呈现,从而保证拍摄导演个人的解读视角、戏剧导演呈现的第一视角和观众观演的视角达成高度统一,相生相长,扬长避短。
  可见,现场放映的成功基础,是剧目和摄制方达成双向优选,适配的才是最好的。优秀的影视团队,未必能产出优秀的现场放映作品;如不能熟谙剧场艺术的规律,不懂得剧目和主创、演员的特点,不能先化身为合格的剧场观众,即便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是枉然。
  在以往的一些实践中,有的舞台艺术片提前录音而后进行摄制合成,可以理解这么做的出发点是技术力不能及又期待达到完美效果;还有类似于戏曲音配像这样出于历史原因采取的珍贵资料的保存整理措施。但这些与现场放映显然不在同一范畴。
  镜头限定了舞台
  也延伸了舞台
  现场放映如此依存于剧场,致力于最大限度地还原剧场,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异的。必须承认,影视画面的限定性,多少框定了观演的自由度,观众在某个瞬间只能看到拍摄到的这一个画面和角度;但同样因为影视画面的聚焦,也能带来亲身观赏时得不到的新体验。
  视角即思路。拍摄方案(脚本)及拍摄主创的主观意识,必然会带来对舞台作品的差异化解读。多机位的拍摄,视角宛如坐在剧场的不同位置甚至现场观众不可能到达的特殊位置上;中近景、特写的使用,放大了剧场观演时不可能观察到的细节。多维景象纳入眼帘,给现场放映带来了赏析延伸——有即时的引导,还有“养成性”的暗示,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观演习惯和能力。
  这方面,初级观众(观演体验不多者)的受益往往更大。比如戏曲类作品,现场放映通过不断强调人物在特定情节和情绪中的程式化动作,提示观众注意和熟悉内容与形式的关联。再如,对于人物行动和矛盾冲突中从起点到落点的线索,以及对手角色的相互反应和群演映衬,镜头画面都直接给出交代。这对于观众来说是很好的启发,在不断累积中,欣赏水平也许就可以得到培养和成长。现场放映的这一艺术普及的优势,加之经典剧目自身的品质示范,无疑特别适合做剧场艺术启蒙的生动教材,是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性价比极高的优选。
  显然,现场放映不仅满足着既有剧场观众的需求,同时还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间接培育着剧场艺术市场。它比驻场和巡回演出更便捷、成本更低,又规避了现场演出必须受诸多客观条件限制的短板,让更多人一窥更多元的剧场艺术之美。统计数据显示,NTLive自2009年开启以来,有近12%的观映者转化为长期的剧场观众,为世界戏剧普及与市场开拓做出了贡献。
  有人认为,剧场观众群体规模原本就不大,现场放映可能会造成观众流失。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剧场艺术区别于影视作品的一大特性,是观众大都不会因剧透而放弃观剧,表演、导演的呈现方式和水准才是大家感兴趣的焦点,优秀剧目往往会“愈演愈烈”。从实践结果看,现场放映反而起到了宣传剧目的积极作用。  当然,个别剧目如有对剧透的担心,可根据自身属性做出是否制作影像的选择即可。
  看见不同的文化
  留下最佳的呈现
  数字时代的传播速率拉近了全世界的时空距离,让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更加同步。现场放映应时而生。近几年,无论是艺术的本土传播,还是中国作品“走出去”、国际作品“引进来”,现场放映都及时跟进,发挥出比剧目本体传播更强的时间和成本优势。
  及时快捷地掌握文化动态,全方位地了解世界艺术发展现状,不仅是我们站上潮头,推广文化赢得市场的需要,也是艺术教育、学术研究和艺术守正创新的需要。艺术能生动鲜活地表达当下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现场放映把国内外的佳作所代表的最新思维和理念及时落于具象,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看见和相互理解。比如,文献音乐剧场《辅德里》阐释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解,独角戏《初步举证》对位当下女性主义的思考和批判,《雷曼兄弟三部曲》展示金融风暴下人性的冷酷扭曲,莎翁经典《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的新解传递如何赋予传统以当代警示,时事佳作《女王召见》《致英格兰》铺染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同时也是对普遍人性的书写。
  就剧场文化本身而言,现场放映还实现了优质剧场演出资料的积累。舞 台演出不能保证每一个版本、每一场演出都是最佳阵容的最佳呈现,但现场放映却可以将“最佳”存留。这份存留,对当下和未来的观众有益,对创作者、表演者和后来者有益,对剧场史的学术研究有益。据说,曾有戏曲大师在谈到电影拍摄时,表达过因为没有观众在场只面对镜头的不适应,找不到舞台表演的感觉。而舞台艺术影像放映的拍摄方式,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这样的缺憾。
  除了剧目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现场放映中拍摄下的观众良好的观演习惯和欣赏氛围,也是一种文化的感染。同时,观众通过创作者的艺术理念和手段,解读出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和文化消费走向,能实时达成对异域的感性体察和理性了解;艺术从业者可以通过较小的市场投放得到反馈,了解分析不同地域的受众对不同形式和内容作品的接受度,有利于做出更准确的决策,防止盲目投入,减少文化盲动。
  从热爱出发
  由市场检验
  目前得到国内外观众拥趸的现场放映项目和作品,都做到了内容优秀、切中观众品位,以及观看方式及时便捷。现场放映未来的健康发展与前景,正在于保持高品质、现场性和符合艺术逻辑的传播模式。这需要有艺术公心为支撑,也需要市场运作的能力,最终通过观众和市场检验成效。
  从创作端来看,现场放映的出现和兴起,建构在对剧场艺术的推崇、信任和热爱上。这次参加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的各国从业者,多位都表达了自己投身舞台影像这份事业的缘起,是对舞台艺术的热爱或者是被某个作品深深触动,从此认定要以这种方式传播戏剧——“把更多好戏带给更多人看到”。
  此外,现场放映作品要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在艺术品质与潮流上领先,要充分考虑市场性、稀缺性和观众期待。
  艺术传播与广告宣传截然不同,虽然现场放映能起到剧目推广的作用,但两者的动机、目的和意义都大相径庭。有的从业者看到现场放映的优势,便急于将自己的作品投放其中,若缺少对现场放映核心价值的理解,不考虑受众需求和市场反馈,即使模仿了样态,实质上仍无法与现场放映的公共价值、艺术价值相提并论,且极易损伤现场放映这一艺术形态的整体口碑。这个道理,如同某些作品在剧场中一直上演,但不靠观众自觉购票赢得票房,而是赠票组织观众撑场面——它一定不是真正的剧场艺术,而是借助于剧场形式开展的其他活动。
  当下AI技术风起云涌,也给现场放映的未来带来更多遐想。现场放映会不会产生新的变化?能否产生比当下样态更真切,或与剧场观演无差别的现场还原?甚至观众可以隔空直接“进入”现场?我们还无法预料。但我相信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人类还需要面对面交流,还需要直扑的呼吸和直视的眼神,现场艺术就不能缺失,现场放映的存在就会合理且必要。样态的变化不会改变本质的诉求,现场性的核心目标,是不会撼动的。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程辉
  源自:北京青年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