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4-02-21   
  祁文辉 纪芬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提升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比如,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扩展公共文化空间,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文化内容,沁润人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创作更多正能量充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产品、文学作品,可以生动鲜活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文化自信外化于文化消费、文化传播各环节,可以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无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还是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迫切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坚决抵制文艺作品的低俗化和过度娱乐化,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现实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树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激发文化创新动能。当前,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重点工程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文化服务、高质量的数字文化内容。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将其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内涵用新技术新形式展现出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激发大众文化创新热情。要积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不断强化制度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离不开有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要健全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保驾护航。要建立健全大数据领域法律法规,加强数据资源管理,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为文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源自:河北日报
版权所有 ©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